SP Edify 2006 年10月工作报告
云南少数民族助学计划
工作报告
云南少数民族概况: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人们用“彩云之南”来指称这片神秘的云岭高原。“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是人们对生息繁衍在这块红土高原上的25个民族的描述.云南是一个山地面积占90%以上的省,境内高山耸立,河流纵横,地貌复杂,为中国罕见,并因此对各民族的分布及生存方式产生影响。云南地形的总体格局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流地带和横断山纵谷区,分布着傈僳、独龙、怒、藏、纳西、普米等民族;滇西北高大山系往南沿伸,为中山宽谷的帚状山原,至西南边境一线,为海拔l000米以下盆地。在此居住着傣、哈尼、景颇、佤、拉祜、布朗等民族;从滇西大理到滇东的昆明,为海拔2000米,起伏平缓的红色丘陵高原,与之绵延相连的则是滇东北石灰岩丘原地带。在这里生息着彝、白、壮、苗、瑶等民族。由于历史、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受限的原因,一些民族的贫困问题十分突出,贫困范围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云南省政府相关的调查报告指出:到2006年,全省各少数民族人均收入在865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764万,其中625元以下绝对贫困人口286万,有50万人丧失生存条件,有60多万户400多万人居住在四面通风,摇摇欲坠的茅草房、杈杈房、木楞房甚至岩洞之中。有些民族,如滇南的苗族、滇西北的傈僳族、怒族、滇西南的拉祜、佤族因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大多数都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又因长年累月的“刀耕火种”使其地力衰减、并造成资源匮乏、环境恶劣;贫困不仅使社会生产力减弱,同时也让教育严重滞后的问题日益显现。大多数民族村寨没有学校,孩子们只有到附近有学校的村子去上学,远的学校来去要走2,3个小时.遇到天阴下雨就更困难了。而且学校设施简陋,有些学校的屋顶仅靠茅草来遮挡雨露、冬季寒风来时、学生们苦不堪言。“四根柱子搭间房,三块木板铺张床,两块石头垒火灶,一根绳子挂衣裳。”这是当地老百姓对其村寨学校教室和住宿环境的真实写照。
基金会
云南少数民族助学基金会最初仅属于个人的公益行为,由安敬道先生、陈利女士和她的丈夫李曙先生实施一些公益、助学项目。其目的是让我们所认识的那些孩子们得到最起码的教育以及唤起人们对少数民族少儿教育向题的关注。当时这个小小的事业得到许多朋友的资助,特别是安先生与他所在的工作单位及同仁,他们无私地向那些急迫需要帮助的学生、民族兄弟姐妹和村寨公益事宜伸出了援助的手,使他们感受了人性间的巨大温暖!这项事业在当地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欢迎和好评。随着这项事业的进一步深入,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加,仅靠几个人有限的力量是难以为继的。2004年由李曙提议成立“云南少数民族助学基金会”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与认识它的意义和价值並且来积极参与此项事业。“基金会”的宗旨是‘让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享受最基本的教育’,並以教育为纽带和桥梁,从根本上解决贫穷的问题。“基金会”从成立伊始,就积极开展助学活动,帮助因贫穷而失学和交纳不起学费的苗族孩子27人获得上学的机会;为地处偏僻的民族村寨有最基本的医疗服务,资助了有一定学历的苗族青年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与此同时,“基金会”还资助了失学和家境贫寒的藏族孤儿及贫困中、小学生49人。
2002年到2006年“基金会”所从事的项目如下:
- 资助被电击伤而截肢的藏族学生医疗费,生活费6000元.,
- 购买棉被200床,被套200个给撒红口的苗族村民.
- 建盖撒红口学校捐助14000元.
- 为解决撒红口的通信问题,帮助安装电话机一台.
- 为村民建立娱乐室购买体育用品共180件.
- 为学校购买文化用品,奖品3000多件.
- 为学生购买运动鞋198双.(因学校建在一个大坡上,下雨时,常有学生滑倒)
- 为全校购买窗帘.
- 购买书籍200多本.
- 带领昆明市儿童医院的眼科医生,教授共五人,为撒红口小学的全校师生作义诊.
- 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交付学费共计49人.(孤儿7、没有父亲或没有母亲6,)
- 资助有一定学历的苗族青年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医疗技术。
苗族概况
地处滇南广袤区域的苗族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大部分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民间曾流传着“苗族占山头、瑶族住箐头、壮族住水头、汉族住街头”的民谣是对苗族境况十分形象的描述。苗族过去被称为“南蛮”,长期向其他民族土地所有者佃耕贫瘠土地,依附于外族社会经济和政治统治之下;其农业多以山地农耕为主,原始的刀耕火种方式十分普遍,这种状况限制了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致使云南苗族长期困囿于低级的自然经济窄境中,社会发展十分缓慢。近十多年来,由于土地贫瘠,人口增加,苗族时常迁徙到异地以改善其生存环境。经过我们长期的深入调查,我们认为,在苗族地区,学设的建设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政府部门仍无力顾及,一些地处深山的苗寨甚至被人忘记,其孩子仍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可想而知。教育的严重滞后影响和制约了他们生产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说,这或许是苗族长久以来贫困的原因。因此帮助他们建盖学校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建盖学校基于一定的原则:
- 因为迁徙而失去公民权力(俗称黑人黑户),政府部门无暇顾及的苗族村寨、人口在80户以上的;
- 所有建盖的小学均冠以“道明小学”(意为道路、光明之喻)。
基金会的发展和今后的计划
为推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云南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根据《云南少数民族助学基金会章程》的规定,促使本基金会不断发展,进一步完善基金会的规章制度和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努力加强基金会的自身建设,特制定本年度以及2007年上年度计划:
- 建立健全基金会管理制度:本基金会应当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 建立完善“道明小学”的相关制度:
- 教师的工资按村里原来的办法执行,实行自养;为鼓励老师投身于少数民族教育,对教学成绩显著的,给以一定的奖励。(奖金每月50元人民帀)对考试成绩合格率及升学率达到一定指标的,期未给予一定的奖金(学年期未100元至200元)
- 派专人对村里的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学生得都良好的正规的教育。
- 把好教学质量的关,定区对学生进行考试,考试成绩好的给予奖励,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读完三年级后,到正规的完小上四年纪的时候学习上能跟得上。否则他们只能上完三年级,仅仅是认识一点简单的汉字和会加减法。
- 能更多的提供一些正规学校的教学信息和资料,使他们能与正规学校同步。
- 定期的派专人到村里给教师和学生们讲课,使他们能知道一些现代的信息。
- 制定教学计划和考核任务。
- 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书包、文具用品等。
- 继续做好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学生的工作.深入到被赞助的每一个少数民族山区做好认真仔细的调查工作,使那些真正贫困的学龄儿童和孤儿能够到学校上学,为每一个被资助的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做到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 关于建设“道明小学”的计划Ø 2006年11月到2007年2月在红河卅开远小龙潭苗子红坡头村建盖一所“道明小学”(具体材料见相关报告)
- 2007年3月到2007年6月在红河州建水县小鸽北苗族村建盖一所“道明小学” (具体材料见相关报告)